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太阳集团tyc5997继续深造!你们是学院独立以来的第一级研究生,也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迎来的第一批学生,还是我们第一次单独以我学院的名义举办新生开学典礼,这三个第一,注定了你们必将载入学院光辉灿烂的发展史册,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在上午学校举办的研究生新生典礼和咱们自己的开学典礼上,校领导、老师代表都提出了殷切期望,相信大家都会铭记在心。今天,我不想重复他们的谆谆教诲,想从专业学习和素质养成方面提点要求。因此,我把今天讲话的主题确定为4个字:赢在节点。
有句话耳熟能详: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你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被交大我学院所录取,说明你们都很优秀,赢得了本科节点的胜利。那么,两年三年以后,是不是满载着收获赢在下一个节点——硕士毕业的节点,很难说。大多数同学会收获满满,经过两年三年的学习,不敢说是脱胎换骨,起码是换了一种新的状态,有了新的收获:政治上更加成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大为提高,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但有的同学除了年龄的增加以外,其他方面的进步并不明显,甚至个别同学因主观不努力还要延缓毕业甚至作退学处理,让人扼腕叹息。
咱们学院的名字叫太阳集团tyc5997,刚宏邦副院长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简史和取得的成绩。我再补充一条新的信息,据上海软科学科评价,2017年初,我们是全国第68名,经过两年半的发展,今年6月,我们的排名已经提前到第34名,这样的进步速度是很快的,同时预示着我们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未来发展。再过两年三年,等你们毕业的时候,我们的排名应该还有明显的提升。当然,这有赖于我们各位老师、同学为学院发展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新闻与新媒体传播,是我们的主干学科,是建院之基,立院之本,我们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而展开。在这个定位、这个目标之下,我们培养的人才,当然希望大家毕业以后能够选择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时代前进的鼓动者、助威者、参与者;即就是选择了形态各异充满诱惑的社交媒体、自媒体,你们同样也能成为错综复杂舆论环境中的一股清新之气,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动能,引导舆论的主力,内容创业的王者,一句话成为媒体的骨干、行业的骨干;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部门从事其他职业,比如政府管理、社会治理、企业经营等等,我们所受到的专业素养、媒介素养的教育同样会使我们在众声喧哗的世界保持冷静和理性,不随波逐流,适时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以影响周围。当然,如果你有学术志向,愿意去排名更靠前的国内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很乐意为你写推荐信。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我刚讲到了一个词: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实际是指“治理社会”,它的参与主体有政府、有社会组织、有群体、有个人,更不能缺少的是媒体的参与和媒体功能的发挥,而这,正是我们新闻传播学科的用武之地。因此,在创新港,我们有另外一个名称: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简称新媒体研究院,与学院的简称一样),你们既是太阳集团tyc5997的研究生,是我们所培养的卓越新闻人才;又是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的研究生、研究人员,一身兼二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其他学校都没有这样的身份,说明学校对大家的厚爱与期盼。
学院主要承担人才培养功能,研究院主要承担学术研究、智库建设、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叫科技创新港,一般不叫校区;也就是为什么把本科生放在老校区而把研究生、博士生、科研机构放在创新港的用意。又由于学院、研究院都为西安交大所办,大学的属性限定了他们各自功能不能单独承担,必须相互融通,紧密衔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优势互补,而目前基本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只是功能定位上有所偏重而已。随着功能定位的逐渐明晰,将来也可能会实行一校两制,两种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学校将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称之为“探索21世纪中国大学新形态”。
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充满希望的同时也面临多种困难的挑战,比如说创新港没有围墙会不会带来治安上的麻烦?没有围墙是不是意味着周边配套的小餐馆小商店休闲娱乐场所没了依托?学校没有大的图书馆是不是意味着资料查阅的困难?远离城区是不是意味着周末进城的不顺畅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我们老师和同学理解学校,克服困难,少抱怨多帮忙,舍小我为大我,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也许随着教职工住房工作的启动,随着地铁五号线的开通,随着多校区交叉办公、学习的逐渐磨合,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让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既然把你们放在创新港,承担着学术研究的重任,下面我就从学术研究和素质养成方面讲四点意见。
1.研究生为什么要做科研?
这好像不是个问题。就因为你是研究生,不是大学生。研究生研究生就是研究问题的学生,就是能进行学术思考、研究专业问题、推出学术成果的学生;本科生之所以叫大学生,就是比小学生中学生大一些的学生,仍然处在学知识打基础的素质教育阶段。这个话我去年讲过,今年还讲,主要是觉得我们一些研究生心理素质上仍然没有成熟起来,还以为自己是那个时时处处要人藏着掖着哄着的小宝宝,娇气、傲气、脆弱之气集于一身。所以赶快走向成熟,早日成为一个名实相符的研究生。
经过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的学习积累,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到了研究生阶段就要有研究问题的自觉,带着批判性的眼光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你是不是有这个热情、激情,有没有学术研究的悟性,能不能承担起学术研究的重任,这个问题你在上研究生之前就应该想清楚想明白,这是研究生和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
就新闻传播学专业而言,虽然现在有偏研究的学术型和偏应用的专业型硕士生之分,但据我所知,除了课程设置、实践要求、学习年限等不同之外,对学位论文的要求目前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以撰写“学术论文”为主。有些学校曾经尝试用调查报告、新闻作品或者策划方案、影视作品来取代学位论文,但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能够被广泛认可的评价标准而带来新的问题。我认为,不管你是什么型,既然叫研究生,要求撰写论文并不过分,是对你运用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是对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也是学科评价指标的要求。事实上,不同老师所指导的学生所发表的论文的数量质量有明显的差别,一方面是导师指导效果的反映,另一方面说明学生都有潜力,就看能不能有效激发出来。即就是专硕,我们经常讲差异化培养,对新闻传播实践与应用偏重于学理性分析、论证性解读并能写出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分析报告,以此确立我们在单位、在团队的骨干地位,这不就是差异化培养的结果、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吗?
再说社会就业岗位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就包括口才和文字,很难想象一个研究生只能做应用性实际工作而不能用文字记录、表述、分析、总结提升你所从事的工作。如果两者有区别,则是,学术型学位论文偏理论分析,专业型学位论文偏实践性分析,因此只有写作对象的不同,而对文字表达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要求没有降低。
就目前研究生评定各种奖学金而言,文化课成绩拉开的档次并不明显,而平时有论文发表以及发表期刊的档次、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等可获加分不少。最关键的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撰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学会与学术界对话,一旦受到关注你会觉得学术研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会感觉到自己学术思考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些,说穿了是为了还愿:不枉做了一回研究生。这也就是我说的研究生要有主动研究问题、撰写论文的自觉意识。
2.提升学术研究主动性
大学必须提倡质疑和批判精神。老师布置题目时着重讲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进展,提出过什么样的观点,有什么理论贡献,希望我们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并讲清楚研究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其实给学生布置任务,一开始并不要求你一定要创新,要有突破,要有建树——这是最具挑战性的,就是老师又能做到怎样?所以在把学生引进学术研究大门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学术诚信的培养,吃苦精神的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训练,研究过程和经验的积累。有些学生悟性很高,他能准确领会老师的意思,甚至与老师展开讨论,补充、完善老师的要求,能在较短时间拿出一份让你大体满意的东西;但有一些学生听讲的时候一个劲地点头,说听明白了,可实际上让他复述一遍的时候却不知道老师的要求、研究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资料搜集整理(文献综述)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归类分析,又不主动向老师问清楚。交差时间到了,要么弄来一堆文字不知所云,忽悠了事;要么跟你的要求不搭嘎,完全没理解你的意思;要么研究对象不明,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不十分清楚。这几种现象中,有的学生确确实实很认真,想做好,苦于学术研究之门尚未跨入,如果他有态度,有基础,勤奋,经过几次训练是可以成就学术梦想的;有的则确实不认真,没有花费应有的时间精力。从最近院学位委员会审议的两篇硕士论文看,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至关重要,今后决不允许将带病的论文提交院学位会。系上要把好这个关。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并不能将缺乏研究潜力者淘汰出局,导致高分低能(研究能力)者客观存在。这也就是面试时有些老师喜欢问你发表过什么东西,提出过什么观点,会用什么软件,如果是合作,会问你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担当什么角色,发挥的作用等等,就是考察你的学术研究的潜力、能力。
写作过程是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人都有惰性,不在惰性中沉沦,就在惰性中消亡,同样都是两年三年研究生生涯,入门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出门时差异却非常明显,优秀和庸碌并存。目前交大对硕士生发表论文没有统一要求,我对此并不赞成,因此我学院会有土政策,会有发表论文的要求,起码在评选优秀研究生时论文、学科竞赛等围绕专业需求而推出的成果要有明显的打分导向,以此拉开差距。尽管目前对发表论文不做强制性要求,但我还是鼓励你要熟悉研究环节,体验研究乐趣,如果有真正好的学术收获,发表出来作为向自己、向老师、学校的回报,当然皆大欢喜,何乐不为。再说,不管求职应聘还是申请博士,你有论文发表,你有高水平论文发表,你得到的青睐就多,你心想事成实现理想的几率就大于其他人。
3.摆正位置
有的研究生,没入学时想学习,入学后又忙于兼职找工作,把自己弄得比上班族还要辛苦。平时很少在学校露面,与导师一学期一年也难得联系一两次。本末倒置,还美其名曰:学新闻传播的,就要广泛接触社会,多参与实习实践工作。这话表面听起来似乎在理,但仔细一想不对呀,既然这样,不上研究生直接去工作也不见得弄不出名堂,干嘛占着名额浪费资源?毛泽东讲学生以学为主,这个“学”应该是指专业知识的学习,学到扎实的知识,奠定深厚的基础,然后再学以致用,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践结合,完善知识结构,更好服务社会。上世纪60年代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在西安交大作报告时也讲:教师就是要教,学生就是要学,战士就是要战,干部就是要干。四句话,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各司其职各行其是的道理,指出了各个角色最本质的职业要求。
有些研究生没有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带着迷茫的态度走进校门,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思考的不是如何能利用这几年宝贵的在校时间进行扎实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是幻想毕业之后能做什么工作、到哪里去发展、能得到什么样的待遇上投入了更多的思考,迷茫,彷徨,不知所措,或者兼职工作过多,虽积累了工作的经验,却荒废了学业。所以我要提醒大家:研究生阶段仍然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之一,一个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中,知识一直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有了知识,才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才能实现你为国家为民族的责任担当。
为什么一些做出突出成就的成功人士还要重回校园学习深造,就是因为吃完了老本,缺少专业知识和理论的不断滋养,要发挥聪明才智、做出创造性成绩很难,所以要充电。但这个时候,工作、家庭、生活的所有干扰和压力都得承受,学习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不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当回事,吃亏的还是自己,目前能凭着身强力壮精力旺盛面容姣好吃好青春饭,一旦竞争者的学历结构知识层次发生改变,一旦工作要求提高,你会显得力不从心。再说,只要你愿意,只要条件允许,工作会伴随你终生,而人生某个阶段的校园生活仅仅是几年,不珍惜岂不可惜、遗憾?
4.正确处理智商、情商和位商的关系
智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商是与生俱来的,但通过后天努力与锻炼,智商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情商,是指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包括具有认知自我情绪的能力、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代表着与人交往、相处、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位商,是指人对自己应有位置的判断。每个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人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人被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起大约20%的作用,而80%的因素则取决于情商和位商。我很赞成这样的分析。
近年来,研究生情商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一部分人表现为过分追求完美的个性,过分好强,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功利心过强,自我评价过高;另一部分人则表现为自我意识薄弱,自卑,缺乏自信,适应能力差;还有,游离于团队之外,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把郁闷之气藏于内心而不知道排遣,最终在忧愤难耐之际选择了不归路,非常非常可惜。因此,研究生应正确处理三商的关系,追求“三商合一”的境界。
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表达相对自由、相对随意的时代,但我要提醒,表达的媒介越便利,渠道越丰富,受到的约束越少,我们的表达越要慢半拍,越要谨慎,三思而后行,许多热点事件之所以能快速成为舆情事件,跟相当一部分网民不冷静、不理智、不客观的随意发声有很大关系,显现出媒介素养的欠缺;而对我们周边的事情,比如,创新港管理的问题、课程安排是不是太紧张、老师的授课方式是不是能接受、理论与实践的比例问题等等,都是可以沟通交流解决的事情,不要动不动鼠标轻松一按,意见网上乱飞,引来跟帖一串,情绪对立被动。特别是,对老师误伤一次,会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的院训:求真求新,唯善唯美。求真求新,是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但什么是真、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相,为什么面对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会有不同的报道?最近的香港乱象的新闻报道,中西媒体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报道内容,即使香港本地媒体,也分成了两大阵营分别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新闻的真实性往往受到立场和倾向性的影响甚至干扰,因此我们在提倡求真求新的同时,还必须有一个价值导向,形成互补和约束,这就是唯善唯美,将善与美作为求真求新的目的和目标,从善的本意出发,希望社会更加文明进步、健康有序,希望人民更加快乐向上、积极有为,进入美好的境界。这八个字虽然是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提出,但它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形成良好的学院文化同样具有规约的作用、引领的作用,只要我们从真诚出发,与人为善、与社会为善,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的心里就会永远充满阳光和欢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