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回顾

“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与对话”系列活动·第二季第二期:《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

发布时间:2023-05-15 09:13点击:


2023年4月27日,太阳集团tyc5997、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联袂主办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与对话”系列活动第二季第二期如期在线上举行。太阳集团tyc5997的徐婧副教授担任主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靖教授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洪宇教授作为对话嘉宾,深入解读了丹·席勒的经典著作《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在此基础之上,两位嘉宾围绕文本,通过对话的形式分享了她们对当代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相关思考。

吴靖教授结合本书的主要内容,对信息拜物教的延续性与超越性、信息的商品化过程、信息产业的政治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阐释。她指出,信息拜物教是对传统拜物教的一种延续和超越,而不是断裂与脱离。本书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学理基础的同时也把相关讨论放置在了信息层面上,从而实现了一种对于信息的“祛魅”以及对于信息拜物教的批判性审视。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发展和世界格局相互纠缠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也在不断碰撞、试探与结合,一方面信息技术在全球化的拓展过程中,其自身被重新组织为一种体系与产业,另一方面技术的塑造过程中也包含着政治权力。就信息商品化的角度而言,本书把古典政治经济学资本化、商品化分析对象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维度中,包括版权、广告、电信、文化等,这进一步加剧了互联网产业中的平台资本主义。因此,吴靖教授认为我们更要通过本书中对于信息产业的政治经济结构分析,重新审视中国的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具体而言,要做好信息产业的规划、规避文化的彻底商品化、恢复与建构新的公共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生态和信息生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靖教授领读与对谈)

洪宇教授在上述的讨论之上,详细分析了书中涉及的信息理论、数字资本主义、信息的意识形态以及全球数字化语境下的中国问题。她认为信息理论是本书的观念起步,书中整体的论证过程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其先通过解构信息理论,进而建构了一个数字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信息理论与信息科学的崛起息息相关,总体而言,信息理论在原理上遵循的是一种数学思维,将信息内容转变成可测量的符码;从观念而言,它遵循的是一种系统论的思维,将自身组织成了一种信息系统;从目的而言,信息理论最终是为了更好实现对复杂系统的一种控制,帮助资本主义提升效率。信息在此过程中被建构成了一种物质,其背后暗含的其实是一种作为“控制”的意识形态,这为数字资本主义的形成打下了观念基础。在此意义上,“信息”这个物就成为了拜物教的一个新的课题。信息作为一种迷思,它也是被建构起来的,因此我们只有把信息重新嵌入到社会关系中时,才能够真正理解信息究竟是什么。此外信息的出现也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它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手段,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公众的目光从高度政治化的文化领域转移开来。所以信息理论的崛起,为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意识形态的基础。就中国问题而言,斯迈兹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的崛起会如何改变国际资本主义的结构功能。然而中国的复兴虽然经打消了一些历史终结终结论与西方同化论等现行史观,但其目前还未彻底打破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霸权机制。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带动社会主义的建设以及中国的数字化复兴,是我们当下应该重思的重要问题。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洪宇教授参与对谈)

活动尾声,徐婧副教授对两位嘉宾的对话作出回应,她指出ICT技术的政治性与信息理论的观念共识在当下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复旦大学的姚建华教授也参与到对话互动过程中,分享了自己对于数据逻辑、信息商品化以及信息与劳动关系的思考与见地。本次读书与对话活动听众高达160余人,反响热烈,最后主持人与几位嘉宾在同观众的互动对话与问题答疑中宣告了本期活动的圆满结束。

 

热文推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