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论坛三十五讲荆学民教授谈“中国政治传播一路走来”

发布时间:2018-12-17 18:34点击:


12月14日下午,太阳集团tyc5997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士生导师荆学民老师,在我校兴庆校区主楼B105室为高校师生与业内人士举办题为《中国政治传播一路走来》的讲座。

讲座首先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时代”的现实背景切入,进一步将命题范围缩小至政治传播,将问题聚焦于 “新时代”究竟“新”在哪里? 荆学民指出,首先,政治传播具有不确定性、不靠谱性和主轴搅动性。特朗普上台后,打击了政治精英自现代化以来对政治学研究的规律,带来了世界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带动了整个政治学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变动,政治因其具有主轴搅动性,是促使世界局势小范围波动的主要因素。例如:“孟晚舟事件”就体现了政治的主轴搅动性。其次,对外传播的主体形态是国际传播,“全球传播”取代不了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特点是民族国家,而民族国家是世界上整个政治格局的最小单元,国家本身就是个政治范畴,其衡量问题都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前提。即使在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包含着政治边界。有些经济合作洽谈失败不是因为经济本身的原因,而是其背后的政治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

其次,荆学民指出,被誉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并不是一个传播学家而是一个政治学家,他所提出的“5W传播模式”完全是从政治的框架上说的。他的政治传播研究涉及传者、受者、媒介三个要点,而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家或共同体,特别是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决定了在政治传播中传者、受者、媒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基于此,提出了三种“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及运行模式”:

其一是以政治宣传为核心的政治传播。传受关系是由政治传播主体——党、国家和政府单向进行意志推进,它的特点是所有的政治宣传活动均基于此前确定的某种政治理想,按照理想去推展,去宣传,去扩散,去政治社会化,去教育自己的民众。它的政治理想不单纯是对现实发生的某种政治现象进行传播。其二是以政治沟通为核心的政治传播。其注重了受者的感受,传受关系是双向、平等的,不是单向的意志推展,而是双向的互动。同时,其还兼有政治宣传和政治营销属性。中国目前处于第一种模式向第二种模式转型的状态。其三是以政治营销为核心的政治传播。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从受众需要的角度出发,在竞争性政治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传播,不同的政党竞争政权,宣扬自己的主张来获取选票,候选人通过大量的营销,把政治传播化作一种品牌层面、形象层面、广告层面的营销来赢得大选。

然后,荆学民教授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时期以新中国成立为节点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肯定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期政治传播的宣传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也正视了“大跃进”和“文革”曾一度把中国推向崩溃的边缘。最后将落脚点放在改革开放后的成果,指出原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个人、社会、国家)的划分是不准确的,依据政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分为新的三个阶段:依据文化传承意义的价值遵循拆解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依据现代性的国家治理价值原则细化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依据理想远景意义的价值目标细分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同时强调 “公正”处于“首出地位”,其他主题均能够通过其推导出来。

最后,他指出中国政党目前已经进入深水区,总结了政治传播的“五大困惑”,即:政治话语立场困境和内容困境、形态困境、沉淀困境和传播渠道困境,以及政治话语的“五不现象”,即:不对称、不同频、不共振、不衔接和不合力。

                                                        

                                                                                                                                 撰稿:葛宇

热文推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