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科】智能传播系组织开展第三次“学习强科”业务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8 10:41点击:


8月27号上午,智能传播系在线组织召开第三次“学习强科”业务研讨活动,学院副院长、智能传播系教授张宏邦领学“AIGC视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本次活动由党支部书记杨帆副教授主持,智能传播系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张宏邦教授从“AIGC为人才培养带来的困境”“专业发展现状”“AIGC技术教学在新闻人才培养体系的满意度调查”“新闻人才培养的‘破圈’”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张宏邦指出,传统新闻生产流程正受到日益强大的AI技术的冲击,如何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闻专业人才,已成为各大新闻院校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张宏邦提到,目前存在跨学科合作不足、新兴课程缺乏合格教师等多重问题。在专业发展层面,技术鸿沟的扩大、就业竞争的激烈、对AIGC技术的过度依赖导致思维能力培养被边缘化,以及伦理道德问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最后,张宏邦提出了本专业的四条突围路向,包括“破除学科壁垒,优化专业布局”“知行合一,加强育人平台建设” “转变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接轨前沿,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方发力,应对AIGC冲击,突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困境。

随后的讨论环节中,系所教师分享了学习心得。

孙鹤立老师分析了文科学生对理工科课程接受度的问题,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暗示。她强调,我校文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成绩普遍优秀,大学阶段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勇于面对挑战。孙老师还指出,技术发展对文科和理工科都提出了挑战,但只要与时俱进,就能避免被淘汰。从整体发展来看,工科关注技术细节,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但也带来了更新更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则离不开文科老师的深度介入,而只有进行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推动复杂问题的解决。

杨帆老师结合自己的“由工到文”转型经验,指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具有独特的魅力。他提到,文科学生在学习理工科课程时面临挑战,尤其是编程学习难度较大,仅有少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刘蒙阙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工作经验,她指出,新传领域的一些研究议题具有独特性,也与理工科研究思路有显然区分。她认为,紧跟技术和社会发展,利用AI辅助科研可帮助提高科研效率,但核心研究问题和问题仍需自行探索。

朱利平老师表示,新技术既带来危机,也带来机遇。他关注伦理道德、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议题,认为长期深耕这些领域将有所作为。

任围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实践型学科,给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实习机会十分有必要,未来可多方发力,为学生搭建更多实习平台。

邝岩老师认为,在流量和利益驱动的时代,要重视对学科传统新闻素养的培养。她指出,紧跟技术的发展方向,可充分借鉴“产品经理”的培养思路来培养学生,学生可适当懂技术,但更重要的是有创意、有思路、有全局观。

博士生李月认为,用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挖掘AI社会的问题,是学科存在的意义。她指出,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一直存在异步性,技术不断迭代,社会治理和学科更新则相对较慢。当前,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AI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实现数字包容,仍任重道远。

张宏邦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强调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保持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思考如何突出特色,做出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热文推荐

Baidu
sogou